医院新闻周报年2月7

1

医院:让患儿在重症科室安心过春节

(湖南日报)14岁的志志(化名)因重症流感、暴发性心肌炎发生心脏骤停,经湖南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抢救后,大年初二顺利撤除呼吸机,如今终于可以坐着吃东西了。他说:“这个温暖的春节终生难忘!”

2

新春我在岗疫情防控不松懈核酸检测全天候

(湖南经视等)春节期间,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落实好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不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也坚守在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的健康。在医院马王堆院区,今年春节期间,护士肖娟就和同事们每8小时轮一次班,医院24小时开放的核酸采样检测点。

3

“抗疫天使”湖南女护士长徐芙蓉:传递冬奥之火经历终生难忘

(芒果帮女郎等)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冬奥公园和首钢园三个区域进行,作为湘籍火炬手徐芙蓉传递的是第13棒。她说,虽然传递火炬的路程不长,但是这段经历让她终身难忘。

4

21岁小伙久坐不动喝饮料吃外卖血糖超标20倍,住进EICU

(央视网等)湖南长沙,从事IT行业的小刘今年21岁,因工作原因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渴了就喝饮料,饿了就吃外卖,很少运动。近日,连续加班的他感觉全身无力,以为是低血糖就泡了糖水喝,随后与家人视频时昏迷。经检查,小刘血糖超出正常值20多倍、小肠坏死,被送入EICU抢救治疗。

5

女婴“碗口大”胆管险些要命,肝胆外科联合多学科开展救治

(湖南都市频道《健康生活家》)原本只有笔芯粗的胆管竟然长到碗口大,还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生仅20天的女婴生命危在旦夕。湖南医院新生儿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商讨病情、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后,为她做了世界级难度的手术,成功挽救这个幼小的生命。

6

20岁小伙不抽烟不喝酒脑梗了,医生说:这些坏习惯必需改!

(湖南日报等)娄底20岁的小王,不抽烟、不喝酒,可前几天突然感觉左侧肢体无力,左手抬不起来,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家人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医院专家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需尽早纠正。

7

不规范治疗,“慢肾”男子引发高钾血症至心跳骤停

(红网等)只因春节期间没按规定做透析治疗,61岁的周先生突发心脏骤停,所幸被湖南医院医务人员及时抢救,才免于被“死神”拉走。2月11日,经过积极救治,周先生神志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8

年轻男子被抽出“牛奶血”,都是吃出来的祸

(红网等)呼朋唤友走亲戚、吃美食,这是春节期间大家最喜欢的事。但也要注意健康饮食,不然很容易让疾病上身。截至2月10日,湖南医院消化三科近半月收治的多位急性胰腺炎病例中,高脂血症胰腺炎占八成,其发病原因与饮食直接相关。

9

这十类药,开车需谨慎

(人民网等)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加上现在患慢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多重用药患者增加,出现药驾的机会大大增加。尤其在春运高峰期,出行需求多,风险更高。那么,服用哪些药物可能影响驾驶呢?湖南医院专家总结十大可能会影响驾驶的常用药物,需特别注意。

10

春节期间聚餐增多,警惕幽门螺杆菌!

(人民网)新年是一年一度举家团圆的时刻,亲朋好友聚餐、畅饮,不亦乐乎。但是在集体用餐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习惯用公筷公勺或者分餐制,这就给了幽门螺杆菌可趁之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倡导家庭进行分餐或应用公筷、公勺进餐。”湖南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彭娅表示。

11

医“声”|开学季更精神,专家教你摆脱“开学综合征

(新华社)寒假生活即将结束,各类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即将开学。湖南医院康复医学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宇提醒,“开学综合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积极正面引导孩子,尽快帮助孩子摆脱“开学综合征”,开启新学期的多彩校园生活。

12

门窗紧闭藏隐患!长沙一家七口一氧化碳中毒入院

(湖南都市频道等)孩子头晕误认为春节玩太累,凌晨呕吐误认为食物中毒,急救医生赶至现场,告知是一氧化碳中毒。2月3日晚上,市民程女士家与哥哥家七口人,一起在外聚餐后,一同返回家中。4日凌晨一点钟的时候,程女士感觉头晕、乏力,丈夫也出现了不适症状,这时程女士才立即拨打求助,被送往湖南医院急诊二部救治。

编辑:梁辉

审核:周瑾容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yixianyana.com/yyjc/100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