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时清理过期、变质药品:药品都有有效期,过期、发霉变质药品要及时清理出家庭药箱。
一旦家中发生危重病人,现场人员(含家庭人员)的及时救护,对病人的安全与预后至关重要。家庭急救须注意以下六项:
1.救护人员自身要镇静。切忌慌张,慌张易出差错。比如遇人触电,首先应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物拨开电线,再行抢救。
2.首先观察病人的生命活动体征。如心跳、呼吸、血压以及瞳孔反应。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刻做人工呼吸(如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要忙于包扎伤口和止血。
3.不要随意推摇病人。如遇骨折、脑出血,随意搬动会扩大病情。
4.不要舍近求远。伤病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在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初级急救,医院,避免病人在途中出血意外。
5.切忌乱用止痛药。有些家庭备有药箱,若急性腹痛服用过量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诊断。
6.严禁滥进饮料。胃肠外伤病人不可以喝水进食,烧伤病人不宜喝白开水,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禁食,昏迷病人强罐饮料会误进气道引起窒息。
家庭储存药品注意事项
每个家庭都存放有一些备用的药品,如保存得当,一旦生病即可使用,保存不当则可能很快失效,不宜再用。保存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潮湿,装药的容器应当密闭。
2.许多药是怕光的,因阳光紫外线辐射,会使药物变质,所以包装时要用棕色或蓝色容器来装。
3.防高温,也要防低温,一些药品应放在阴凉常温的环境下,就不能放在冷藏的环境下,否则同样会破坏药性。
4.注意药物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即使保存得再好,也不宜再用。
家庭储存药物小妙招
保持药物的地方要保持干净、干燥。有些人把药物保存在洗手间,这是非常糟糕的习惯。闷热、潮湿和灯光可引起药物受潮、变质和分解。应把药物放在黑暗干燥阴凉处,比如壁橱。
如何正确服用中药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改变用量和服法;
1.一方一药不可久服,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
2.中医强调有虚症方能进补,无虚则忌补,要慎用滋补品,不可随意进补;
3.应慎用民间验方,所谓“祖传秘方”和“灵丹妙药”酿成的“遗恨”不在少数;
4.服中药时如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医院诊治。
家庭中药材的收纳
1、分类。根据药材特点分类保管,如刺猬皮、瓜萎等肉质、甜香的药材易生虫,应放在熏库;远志、半夏等易霉变,应注意通风、日晒。另外,剧毒药材更应贴上醒目的标签,专人保管,防止误用中毒。
2、杀虫。对桑螵蛸、露蜂房等动物药保存前要蒸熟,避免虫卵孵化;同时可用化学药物熏杀害虫,通常保存少量的药材时可将硫磺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熏蒸,保存大量的药材时可喷洒氯化苦熏蒸。
3、密封。种子类药材(白扁豆、麦芽、薏苡仁等),密封保存可防止老鼠撕咬;容易风化(芒硝等)和挥发(冰片等)的药材,密闭保存可避免有效成分丢失。密封时,将药品放在干净的玻璃瓶中后,盖严瓶盖,用蜡转圈滴在瓶口处封严就行了。另外,陶瓷罐、真空袋也是不错的密封容器。
4、低温。霉菌和害虫在10℃以下不易生长,且泛油、溶化、粘连、气味散失、腐烂等药材的变质反应在低温时也不易发生,所以将药材放在阴凉干燥处(如冰箱),有利于保存其有效成分。
5、避光。像花叶类那种在光照时容易起变化的药材,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合藏。将花椒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鹿茸、地龙等)一起存放,可防止动物类药材虫蛀变质;将泽泻与丹皮放在一处,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不易变质。
END精彩推荐暑期班招生
免费班招生
母婴班招生
养老班招生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