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积极响应“公筷公勺”倡议
疫情当前,人们已然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但是,还有一个生活小细节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家人、朋友聚餐时,餐桌上少了一副公筷,隐藏着巨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科普知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8月25日下午,采菱社区在三楼会议室开展了以“带你看清胃内致癌细菌——幽门螺杆菌”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讲座,邀医院主任药师潘玉艳医生主讲。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共计70余人。
授课老师
★★★★★
潘玉艳
主任药师,硕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疗保险稽核组成员,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组成员,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副教授(兼),徐州医科大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常州市科普讲师团成员,常州二院炎症性肠病MDT组药师。长期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拥有扎实的药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擅长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胃肠道慢性疾病的长期用药管理和患者用药指导。擅长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相关疾病和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讲座进行时
讲座上,潘医生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详实地为大家科普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如何防治幽门螺杆菌,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等日常生活知识,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指出了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引导居民要加强自我保健,适当运动、合理膳食、规律生活等预防措施,倡导大家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使心理生理共同健康。
现场及课后互动
讲座中,潘医生还与居民进行了现场互动,并给答对的居民送出了事先准备的精美书籍。
我答对啦!
讲座结束后,潘医生还针对居民们提出的健康生活问题逐一进行课后答疑。大家纷纷表示这次讲座的内容贴近生活,为他们澄清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误区,增长了大家的养生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生活理念。讲座受到老年人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公筷公勺是指两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时为方便分餐而摆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统称,专用于从公用餐饮器具中夹取菜肴放到个人使用的餐饮器具中。
一家三口中,若有人有幽门螺杆菌,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
大家行动起来,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习惯,让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展示文明新风尚。
END
本期编辑:姜婷
摄影:汪文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