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员介绍
王立夫主任男
一位戴眼镜,银色头发,有独特口音的主任。交班时会认真看交班表,了解床位信息,然后开始跑二十至三十分钟不等的火车,期间会夹杂各种人生的经验。查房日期没有具体统计,没有要求实习同学汇报过病史,但是可以体会和学习到主任的爱伤观念。
姚玮艳主任女
一位烫头,圆脸的主任,带教认真负责,会希望同学汇报病史,并且会问同学问题,请认真看书,周二下午有姚老师内镜,姚老师会非常热情的带教。
汤立茗主治女
一位个子小巧,扎马尾的主治。从轮转及进修的医生们口中知晓,这是一位处女座的上级,做事严肃认真细致。
朱颖主治女
一位瘦削的主治。说话温柔亲切,会不经意的表扬下级。
护士姐姐们
一句话,温柔亲切。
2、时间安排
一二病区早上交班都是7:45,周六周日早不交班,但有查房。没有晚交班,也不强制要求同学参加晚查房。一病区早查房较快,二病区查的时间比较长,主任主治老师有时会边查边讨论带教,可能会查到十点半。值班同学出夜班还是要等到早上查房结束,把自己床位托付给其他同学之后。
3、工作内容
其实需要我们做的事情真的很少,消化科并不需要我们写病史和日常病程录,说白了可以和瑞金电脑说byebye(不过如果愿意写的话,学长学姐还是会很开心的咯);值班的同学只需要测消化一和二病区的特定病人的血糖和血压,护士姐姐会把需要测得病人写在当日的本子上(有个秘密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们的,那就是周二需要测一病区的所有病人血压,周三需要测二病区所有病人的血压,你懂得);可能会有病人需要打胃管或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事情需要我们做,但灰常少的;晚上值班需要些本病区的交班记录(只需要值班同学所在病区哦)并且第二天早晨早教班时念。
4、常见病种
ERCP组:
各种结石(胰管、胆管、胆总管等等),可以事先了解一下结石形成的病理、解剖基础,龚彪主任查房一定会说到这些。
其他组:
上、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出血量评估,处理原则和方法
IBD:书本上的知识要熟悉,科会有时会讲一些IBD方面最前沿的知识,收获还是挺大的。
急性胰腺炎:以禁食、降酶等支持治疗为主=
其他比如:肝性脑病、肠梗阻、各种消化系统肿瘤占的比例较少,遇到了就好好看一下
5、出科考试
消化内科的出科考就是三个字:看心情。没有固定的题型,没有确定的考试形式,也没有明确的范围。考前老师说的是开卷考试,实际现场是不能看书不能看手机。考试内容是之前小讲课的东西,我们考的有3个问题,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治疗原则、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题目不难,认真听小讲课记笔记能答出来。不知道下一批同学的题目会不会一样,另外,老师说完全不看考试成绩,我们的出科成绩只取决于日常表现。
6、实习贴士
1)消化科是个可以一边划水一边学到很临床知识多的科室,不需要同学管床位却又热衷于带教,科室每周都会组织小讲课或者业务学习,会包饭的哟。
2)消化科会收一些疑难杂症以及一些癌症终末期的病人,因此病人死亡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很有可能大家会遇上抢救的情况,虽然对于这样的病人抢救的意义不大,但是同学可以熟悉整个抢救流程并做好这种面对生死的准备。
3)办公区与病房是门禁隔开的,最好在护士长办公室办一张门禁卡。
7、个人感受
如果以交班作为科室的第一体验,消化内科给人的感受无疑是内科中相对简洁明了的。而在一病区,但凡有钟主任出席的交班,通常他都会是最早坐定在交班办公室的那一位,其守时和标杆作用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查房而言,一病区的查房通常是快速粗暴的,二病区则相对缓慢细致,自然这也与带教的详实程度相对应。胃镜、肠镜、ERCP,作为消化内科常见三大宝,是非常有意思的门诊围观对象。而插胃管、腹穿等病房操作,则是需要班品才能撞见的上手体验关卡。此外,消化内的小讲课和业务学习也十分丰富,在空调温暖如春的会议室里抵挡住困意认真听讲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最后,总体来说,是一段轻松愉快的实习体验。
(以上内容为学生根据个人经验撰写,仅供参考。)
资讯一锅炖有料有生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级临床八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