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ldquo丧偶式rdquo

文/沐辰

 深度育儿   前段时间读蔡崇达的《皮囊》,几次忍不住眼泪。

  他讲他的父母最初是经人介绍认识,后来父亲带着母亲去看了一片空地,说我会在这里,建一座我们的房子。

  房子建成了,他请来工匠,把他和妻子的名字编成对联,刻在门框两边,用红布遮住,直到最后宣布房子落成的时候,才扯开红布给妻子看。

  在作者读高二的时候,一次父亲正准备去看店,突然中风倒地,自此半身不遂。

  那是一片很小很小的心脏瓣膜,堵住了他的大脑,那片瓣膜不可能被吸收,也不可能被消解,也就是说,直到死亡,他的父亲都不可能再恢复健康了。

  那些年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过得很苦,父亲偏瘫。母亲一个人经营着一家民营加油站,当时中石油已经兴起,他们的生意也十分不好,全靠着和乡邻的人缘才能勉强维持生计。而这一点微薄的收入,既要长期负担父亲的医药费,又要供两个孩子读书。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母亲,一个瘦小的女人,咬牙攒了钱,翻修家里的房子,翻修一次不够,还有第二次。

  直到他们家的房子成为整个村子里最高的四层楼房。

  这个要强的女人固执地认为,是自己的丈夫最先发起了这个家庭,即使后来他不那么健康了,不能做这个家的一家之主了,但她也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这个家是健全的,完整的,幸福的。

2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陪着儿子在绘画班上课,忍不住眼泪,只好抱着书落荒而逃。

  我想起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有一年爸爸突然得了肺结核。

  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是非常可怕的病,治愈的几率非常小。

  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弟弟,医院给爸爸送饭。后来家里负担不起医药费,爸爸只能回家静养。

  然而肺结核是传染病,我和妈妈弟弟不能和他一起吃,也不能和他一起住,只能给他用专门的碗筷,吃完了还要单独洗,晚上睡觉也要和他分开。

  我和弟弟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枕着他硬硬的胳膊入睡,听他给我们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久病难医,爸爸的脾气变得格外暴躁,虽然时隔多年,我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那一幕,有一次爸爸吃完了饭,突然发起了脾气,狠狠把碗筷摔在地上。

  那一次爸爸无缘无故的发作在我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后来我慢慢长大,才渐渐明白——

  他其实不是对我们发脾气,而是对自己。

  气自己的无能为力,气自己不仅不能再照顾这个家庭,反而成为整个家庭的拖累。

  即便是这样,我的妈妈也和蔡崇达的妈妈一样,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离开爸爸,带着孩子们远走高飞。

  直到爸爸病愈,妈妈都像是一个沉默的女战士,默默地担下整个家庭的重担。

  爸爸半夜咳血,喷得大衣柜的镜子上到处都是血斑点,她偷偷起来,哭着把那些血迹擦掉,却瞒得严严实实,半点也不敢让爸爸知道。

  她甚至去求算命先生,先生说在爸爸48岁本命年那年,可能会旧病复发,需要小心照料。那一年妈妈每天都小心翼翼捱着,悄悄嘱咐我和弟弟不要惹爸爸生气,肺结核最忌动气。

3

  我爸爸有个和他关系特别好的铁哥们,用他的话来说,那真的是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交情。

  那叔叔心肠特别好,我和弟弟都很喜欢他。据说他对自己的媳妇儿更是宠到了骨子里,结婚这么多年,阿姨没有洗过一件衣服,做过一次饭,连照顾孩子也全是叔叔来。

  就是这样好的一个模范丈夫,有一年他开车跑长途拉货,发生车祸,客死异乡。

  当时他大儿子才刚上小学,小女儿才四岁。

  乍闻噩耗,阿姨几次哭得昏死过去。

  前路茫茫,她带着两个垂髫稚子,要如何才能熬过去?

  那是大厦倾塌风雨飘摇的不能承受之重。

  从此他们真的就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再不会有个人像叔叔一样,给他们那么多的温暖和疼爱。

4

  因此当我看到,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妈妈抱怨自己是“丧偶式”育儿时,那种心情真的是一言难尽。

  有几个人认真想过“丧偶”二字的含义?

  丧偶,就是那个人不在了,去世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无法否认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很多渣男,巨婴,还有妈宝,纵然他们年岁渐长,纵然自己孩子的个头已经快超过自己,他们依然没有从自己“男孩”的身份中转变成为“男人”,他们习惯性地只想自己,只考虑自己,不顾伴侣和孩子的想法需要。

  但我更相信大部分的男人,在戴着戒指和爱人手心交握庄重宣誓的那一刻,最不济也是在孩子呱呱坠地,他满心爱怜抱起这个脆弱小生命的那一刻,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只是他表现的方式和你不一样。

  他可能不会像你一样时刻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

  他可能不会像你一样操心孩子该报什么特长班,什么时候入园入学最合适。

  但他确实是在改变着。

  你会发现他陪你和孩子的时间更少了。

  他开始经常性地加班。

  他抽烟更凶掉发严重。

  在女人的眼里,家就等于很多很多的爱。

  而在大部分的男性眼里,要保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需要很多很多钱。

5

  前段时间,后台有位爸爸留言给我们说:过年期间他在外地出差,得了急性胰腺炎,医生说再晚点就会有生命危险。

  医院,打了十几天吊瓶,给妻子打电话道歉说因为加班不能回家过年。妻子抱怨我在家带孩子累死了,你却在外面花天酒地,是不是不要我们母子了。

  后来,他的妻子还是通过别人辗转得知,自己的丈夫曾经在鬼门关徘徊过,哭得十分伤心。

  我想起有一年,儿子还不到一岁。先生长期在外出差,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都没有给家里生活费,当时我一个人带孩子也没有收入,自己又是个极好强之人,拉不下面子问他要钱,索性也赌气不和他联系。

  直到后来他回家,偶然一次,我发现他右脚的小脚趾似乎有点变形,问起,他才支支吾吾说,是那次做事情不小心伤到,养了很久,现在早好了。

  当时我眼圈就红了,这样的事,我不问,他是不会主动去说的。

  然而当时我在做什么?在和他赌气,在埋怨他不管我和儿子。

6

  就在前几天,我的弟弟也终于结婚。我在台下看着他和弟妹幸福恩爱的模样,一时感慨万千,因此发了一条朋友圈:弟弟啊,成家啦!

  一个男孩,从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开始,就要让自己蜕变成为——

  一个男人。

  身为男人,从此你再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杆司令,而是肩上负担着整个家庭沉甸甸的责任。

  你要对你选择的女人负责。

  要对你们的孩子负责。

  要对你们小家庭接下来的方向掌舵。

  你的健康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的想法不能再只局限于你自己,你的行为方式也要变得像个一家之主。

  而同样的,我们作为女人,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照顾家庭孩子很辛苦,抱怨另一半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操心。

  说句实在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伴侣。大部分人,都只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当然,你选的男人,也只是凡人一个,他需要很努力才能在这浮尘之中给你和孩子一个遮雨的屋檐。

  很多时候,你的一点小小关心,就会将那个只着眼于赚钱的人拉回俗世温暖之中。

  因为,千里冰山,你无法用坚硬的锤子撼动。

  却可以用自己的爱意和温暖,慢慢融化。

  男人,和女人,才能组成一个家。

  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你们二人共同努力,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才能更高。

  你们是人生道路上风雨同舟相互扶持的伙伴。

  而非恶意指责相互推脱的怨侣。

  让那些丧偶式育儿见鬼去吧,我只想一家人,岁月静好时光悠然。

END

作为女性

我们最神奇而神圣的使命

就是可以从头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从最初怀孕时候的激动兴奋,到孩子呱呱坠地的喜悦满足,从他用尽全力吸到第一口母乳,到慢慢长大需要添加辅食,第一次坐稳、第一次站立、迈出第一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是见证人,我们为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感动,每一次掌握新技能骄傲。

但是

在陪伴这个新生命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措手不及的问题。

到底几个小时喂一次奶合适?

孩子的第一口辅食要添加什么?

如何判断孩子的哭声是因为饿还是因为困?

孩子拉肚子了!

孩子流鼻涕了!

他都十个月了,为什么还不愿意爬?

为什么22个月的宝宝还不开口说话?

什么时候拿掉尿不湿?

什么时候戒奶瓶?

什么时候断奶?

断奶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断奶才能不伤害孩子?

到孩子再大一点

妈妈们又有了新的烦恼

孩子究竟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

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掌握哪些技能?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如何和老师合理沟通?

即将面临小学

妈妈们更焦虑

小学前孩子需要认识多少汉字才合适?

拼音是否要提前教?

要不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

如何让孩子更轻松适应正式的小学模式?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孩子的段位不断提升,妈妈的水平也要相应提升,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妈妈比爸爸更容易焦虑的原因所在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深度育儿组建了育儿互助群,诚邀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妈妈,包括幸福的准妈妈入群,互帮互助。

在群里

  您正为之烦恼的大问题,可能正是过来人眼中的小case。她们的一句话就能令您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您已经经历过的,或许正是别人的水深火热。您随口的一句话,就能为别人雪中送炭!为自己种下福田。

  这世上,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女人,在养育孩子的道理上,我们常常感到孤独,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妈妈在产后不幸患抑郁症。大家每天在群里一起聊孩子成长的点滴,一起吐槽各种养育孩子的困难,一起分享,一起感动,负面情绪得到宣泄,自己的感觉有人共鸣,抑郁症,滚蛋吧!

我们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请识别下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yixianyana.com/yyyy/99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