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草木皆兵”,出自《晋书》。公元年,前秦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与八万晋军对阵,初战大败。战败后,苻坚看到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军兵马。
草木皆兵的苻坚,并不是胆小之辈,在伐晋之前,他东征西讨二十年,经历无数恶战。苻坚不但有胆量,还有气魄。面对长江天险,他曾放出豪言,只要他一声令下,命令手下骑兵把马鞭扔进长江,马鞭就能形成一道大坝,让长江断流。如此胆量气魄,加上如此兵力,苻坚伐晋应该手到擒来。但是,秦军不仅初战大败,决战更是惨败,百万雄师全军覆没,苻坚单骑逃回淮北。在逃亡路上,苻坚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
苻坚的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是他经历了极度恐惧之后,形成的一种心理障碍,叫做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短期的症状,通常情况下,当事人能慢慢恢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中,孩子长期经历无法回避的恐惧,这种恐惧的后遗症就无法恢复,它会变成孩子的常态心理,让孩子一生都处在因恐惧而导致的过度警惕之中。这种会维持一生的过度警惕,叫做应激内化,定义如下:恐惧预警的常态化。
应激内化的人,缺乏安全感,时刻处在戒备状态。在险恶的环境中,应激内化是优点,它让当事人迅速应对危机。在安全的环境中,应激内化是中性特质。如果企业高管有应激内化,他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应激内化的优势。同时,过度警惕的高管会犹豫不决,容易错过商业机会,这是应激内化的劣势。
在当下,应激内化越来越像缺点,因为应激内化者,有一个独特的人际倾向,就是“你恐惧、我安全”,他们要在别人的恐惧中,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安全。
在《古惑仔》系统电影里,古惑仔拉帮结伙,露着身上的纹身,舞刀弄棒、喊打喊杀。这些行为的内在追求,就是“你恐惧、我安全”,古惑仔的核心特质是应激内化。演员陈小春,扮演古惑仔神形兼备,因为他演古惑仔,在心理特质上,算是本色出演。陈小春在成长中,经历了高强度的家庭暴力,经历赋予了他古惑仔的核心特质,即应激内化。
你恐惧,我安全,是应激内化者的潜在信念。受信念驱使,应激内化的上司,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让下属恐惧,并通过下属的恐惧,来反证自身的安全。这样的上司,会过度责骂、刁难下属。在传统社会里,这样做并无不妥,因为下属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足够多的打骂责罚,与成长经历相比,上司的责骂不算恐惧,只能算是工作压力。
因为心理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知道打骂责罚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开始用正面管教代替传统教养模式。在现代教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遇到责骂下属的上司,会觉得上司不可理喻。如果工资很高,年轻人会暂时忍受,如果工资不高,上司还骂人,年轻人会离职。所以,企业招聘管理人员,要测试应激内化,以防止应激内化的上司吓跑年轻人。
管理人员的应激内化,要在招聘的时候预防,因为培训只能提醒当事人自律,并不能消除应激内化。消除应激内化,当事人需要被成熟的爱再爱一次。
成熟的爱,有三个特性:深度的共情、积极的预期、清晰的边界。沉浸这样的爱中,应激内化者的恐惧能慢慢消融,消融过程平均是三年。可是,应激内化者没有体验过成熟之爱,他们也不会识别,就算遇到了成熟之爱,往往也会失之交臂。陈小春很幸运,他找到了生命中缺失的爱。在爱当中,陈小春获得了重生。但是,像陈小春这样的重生,可遇而不可求,多数应激内化者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应激内化会持续一辈子。
应激内化会妨碍思考,具体来说,它会减少认知带宽。人的意识,平均每秒能处理40比特的信息。每秒40比特,是人的认知带宽。如果某人过度警惕,他要从认知带宽中,拿出一部分来进行预警。这种状况,很像草原上的羚羊,不论是吃草,还是喝水,羚羊都不会专心专意,甚至在谈恋爱的时候,羚羊都不能专心专意,它总会留出一部分注意力,去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