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榜#作者:洞见ciyu赚钱,能治愈一切的苦。很多医生都有一个共识:儿科,医院最难干的科室之一。在支原体肆虐,甲流、新冠叠加的时期里,儿科的医生更是难熬。下不了诊,对他们来说成了工作常态。医院儿科每天放多个号,医生每天连轴转到凌晨一两点,除了吃饭与睡觉,一门心思扑在岗位上。医院接诊量创新高,一位护士因为连日来的透支突然晕倒在地。让人寒心的是,旁边的患者看到这一幕,反而冷嘲热讽:这些护士真是被惯坏了。医院内,医药桌上、医疗推车上整齐堆满了吊瓶,医护人员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好药品,一边又强打精神,生怕把患者信息弄错。医院有一位医生,摔断了腿需要在家里休息。因为人手紧缺,他只能拖着打石膏的腿,一瘸一拐地来科室顶岗。评论区里有条留言,颇为扎心:我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累有多苦,但当我带着医院,看了这些医护人员的工作,觉得自己真的是很矫情。是啊,如果你觉得工作太累太苦,就医院。看那些问诊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累得瘫倒的医生。看那些奔波于一张张病床,忙得透支的护士。你会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一份工作是不累的。01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在下大雪。小孩有多少欢喜,成年人就有多少忧愁。环卫工人在鹅毛大雪里进行融雪作业,一整天忙着撒盐扫雪,直到下午三点,才吃上一口热乎的泡面。吃完后顾不上歇息,继续干活,雪不停,工作不停。山东德州,路上厚厚的一层雪,外卖小哥因为电动车故障,只能步行送餐。他顶着寒风暴雪,拖拽着外卖箱,一步步吃力地走着。成年人不是不喜欢下雪,而是对他们来说,全勤奖比堆雪人重要,货物按时交付比打雪仗重要。就如博主反方向的蛙说的:好像只有不用担心生活生存的人,才会特别期盼下雪。当我自己从学生踏入社会,才明白下雨下雪,只会阻碍每一个上班的人。也许你会问:这些工作这么辛苦,他们为什么不换一份?如果可以,谁都想找一份轻松光鲜的工作,舒服地活着。在世上摸爬滚打,哪有那么多选择。累如狗才是人生的底色,忙如蚁才是生活的常态。销售员每天低头哈腰地奉承客户,把面子放在尘土里,就为了能多冲一单业绩。外卖小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掐着点儿与时间赛跑,不怕摔、不怕晒,只怕超时,只怕顾客的差评。看似光鲜的白领,白天在小格子间里有忙不完的工作,晚上到了家只能倒头就睡。现世安稳,谁愿辗转奔波。衣食不愁,谁愿昼夜颠倒。也许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养,也许有白发苍苍的父母要侍奉,捱着苦,扛着累的成年人即使遍体鳞伤,也在奋力泅渡着。02最近看到两则新闻,世界之参差,让我五味杂陈。之前,“江浙沪独生女”的话题,引来了很多博主的自曝。其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90后独生女,她的人生剧本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父母先是在上海给她买了套3室2厅的房子作为出租房,她一毕业就能当“包租婆”。然后连她的养老问题都考虑到了,给她开了养老保险账户,每年给她交保费。年纪轻轻,就成为衣食无忧的包租婆。不用在“选择喜欢的工作”和“选择赚钱的工作”中摇摆不定。不用千方百计地去想怎么把赚来的钱一分掰两半花。这样的生活,谁能不羡慕。我们再看下另外一个年轻人。小邹是一位空调售后服务员,骑着电动车下班回家时,在隧道里突然因身体不适,重重摔倒在地,浑身是血。让人意外的是,医院,而是踉踉跄跄地直接走回家。为什么呢?因为穷。两年前,小邹的父亲确诊了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还做了开颅手术。为此,家里欠下了很多外债。为了还债,小邹拼命在外挣钱。他做空调售后服务,别人不愿接的脏活累活,他都主动揽过来。可是去年,小邹自己又被查出得了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在ICU抢救了8天,才脱离危险。为了给他看病,家里又欠了十几万。眼看着家里的债务越来越多,小邹只能更努力地挣钱。其实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工作了,但为了挣钱,他一直苦撑着。后来他又被确诊患有烟雾病,如果治疗,光手术费就得20多万。小邹深知家里已经不可能承担高额的治疗费。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得病的事,想着能活一天就赚一天的钱,帮母亲减轻负担。没有谁不向往诗和远方,但是多数人都是在生活的泥沟里,灰头土脸。所谓的松弛感终究是少数人的特权。我们更像那位推着巨石的西西弗,顶着生活的压力,苦苦支撑,不敢歇一口气,不能躺平一会儿。可再咬牙坚持,也只能维持着这摇摇欲坠的生活。03电影《人间喜剧》有这么一个情节。男主是个十八线主持人,每天兢兢业业工作却拿着微薄的工资。可公司拖欠几个月的工资,夫妻两人连房租都交不起了。后来,妻子也怀孕了。一连串的琐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说了一句很心酸的话:“我就是想多挣点工资,然后再攒钱买房子,周末能去下个馆子,给媳妇买一个嘚瑟点的衣服。我的事,都是小事,照样压死人。”只要涉及钱,对穷人来说,小事大如牛。梁文道说过,成年人在扇动翅膀时,两边羽翼上还挂着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当我们身上挂满了名叫责任的秤砣,便没有资格逃避,没权利矫情。为了生存,为了家人,我们只能振臂抡拳,与生活做一场又一场的搏斗。你看这位奔波不停的三轮车夫。他每天都要踩十几小时,脚酸了不能停,累了不能歇。如此卖力气地干活,却每天中午都不吃饭别人笑他,他说:“我也饿,我也想吃,可每个月能省下块,给娃当生活费。”你看这位单亲妈妈陈堂春,外卖送到哪儿,就把孩子捎到哪儿。儿子5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癫痫。孩子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发病就意识模糊,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随时需要有人看护。因为送外卖时间自由,她便把儿子捆在背后,开始送起了外卖。距离远的单子,时间宽裕,配送费也高,陈堂春带着儿子走得慢,她常接这样的单子。有一年三伏天,为了赚12块钱的外卖费,她接了一个远单。恰好那天电梯停用,她带着儿子一口气爬了8层楼,两个人浑身都被汗水打湿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永远有人在苦苦地熬着,默默地撑着。他们不会脆弱就崩溃,流血就喊疼,而是选择披星戴月,为自己、为家人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出生活的沼泽。▽李雪琴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相信无条件的爱,也不相信有意义的工作,只有挣钱让我有安全感。我的快乐来自我每挣一笔钱,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在生病的时候,我可以多拿一份钱给他。”我再同意不过了。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咽下委屈,收起牢骚,专心赚钱。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主要是没钱带来的。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